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景觀設計的過程中,需要做好各個方面的工作,景觀設計要考慮到居住者的實際需求,要和建筑風格相統(tǒng)一,要有較強的藝術感,在選擇植物時應考慮植物對居住小區(qū)環(huán)境的影響,在布置建筑小品時應注意其對周圍環(huán)境的影響,只有做好了這些方面的工作,才能真正提升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景觀設計效果。
1、空間設計
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景觀設計需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,在滿足住戶基本需求的基礎上,合理布局景觀空間。由于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一般是以保障性住戶為主,因此要充分考慮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住戶的實際需求,通過合理布局滿足居民不同需求的生活空間。例如在景觀設計時可以考慮將兒童娛樂設施、老人休閑活動設施、運動健身設施、殘疾人輔助設施等合理布局,避免出現(xiàn)因空間不足或過剩導致的資源浪費。同時,由于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面積較小,因此要合理安排活動場地,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一般會結合周邊的建筑布局,選擇適合住戶活動的場地進行規(guī)劃設計。例如在保證住戶安全的前提下,可以考慮在場地周圍設置環(huán)形跑道或兒童活動場地,另外由于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一般遠離城市中心區(qū)域,因此要充分考慮市政交通的便捷性,利用非機動車道、人行道路和機動車道路實現(xiàn)人車分流。在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景觀設計時,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次居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,例如可以采用老年人活動場地和兒童活動場地分開布局的方式,滿足老年人和兒童的需要,在老年人活動場地中可以設置休閑座椅、健身器材、健身路徑等設施,在兒童活動場地中可以設置滑梯、攀爬架等游戲設施。
2、豎向設計
遵循、合理地利用場地的高差豎向關系,減少土方量, 以及利用開挖土形成微地形景觀與休閑坐凳設施和小品結合,形成一個個半封閉的休憩空間,使之融入自然的同時,盡量使地下室的開挖土在項目場地內最大限度的消化,避免運輸費用。另外,合理組織排水方向,結合場地高差與線性排水溝及下凹式綠的的設置,達到海綿城市的先進示范效果。
3、綠化種植設計
保障性住房小區(qū)綠化種植設計是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,綠化種植設計應以“綠色”的理念為先行,充分利用現(xiàn)有的綠地空間,做大綠量。植物景觀設計在豎向上強調了以喬、灌、草多層次的群落結構,常綠與落葉相結合,保證四季有景可看。在植物的配置上還注重了季相性,真正做到“春花、夏蔭、秋葉、冬姿”,四季皆有景而各不同的境界。植物設計因地制宜,科學設計,適地適生,根據當?shù)貤l件,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(huán)境要求來安排,使各種植物都能生長良好。不要盲目引進推廣外地園林植物,而應注重開發(fā)和應用鄉(xiāng)土植物。如喬木類的香樟、杜英、楊梅、桂花、景烈白蘭、銀杏、廣玉蘭、紅楓、櫸樹、海棠、榆樹、碧桃、櫻花、木槿、紫薇、紅葉李、楓香等。灌木如金葉女貞、金邊黃楊、紅葉石楠、杜鵑、月季、紅桎木、茶梅、鳶尾等。在重點區(qū)域適當運用造景樁景樹,如羅漢松樁景、榆樹樁景等。
4、海綿城市設計
4.1 雨水花園
雨水花園溝底較周邊下凹約30cm。雨水花園分為覆蓋層、換填層、碎石層三部分。
1)覆蓋層
覆蓋層位于土壤表層,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,并提供了適合土壤生物群生存的環(huán)境。覆蓋物由碎樹皮、木屑、陶粒、或者椰糠組成,不含其他雜質,如雜草種子、土、樹根等,厚度為50-75mm。碎樹皮推薦采用松樹皮,經腐熟、粉碎(或拋光)、分級篩選、熏蒸殺蟲等工序加工而成,PH值偏酸性。大小以2-4cm×5-10cm為宜,厚0.5-2cm。
2)換填層
換填層厚50cm,推薦換填層土壤配比:40%粗砂+40%原土+20%椰糠。粗砂和原土應該與20%不含椰殼的純椰糠混合(按體積計算),所有的椰殼在混合前應該剔除。換填層土壤初始下滲率不小于100mm/h,TSS去除率不小于75%,有機質(%LOI)2.5%-3.5%,PH5.5-6.5.其余如N、P、COD、重金屬等污染物的削減指標應滿足當?shù)氐乇硭h(huán)境的控制目標。除上述換填層土壤配比,可采用當?shù)夭牧线M行級配(如砂,土,鋸末,砂,土,菌渣等),但任何換填層級配土壤需進行試驗,實驗數(shù)據符合相應指標后,方可換填施工。
3)碎石層
碎石層厚度為 40cm,上層碎石(厚10cm)粒徑采用0.5-1.0cm,余下碎石層粒徑采用3-5cm。碎石層內設盲管,盲管采用DN100的HDPE開槽管,遇樹木或現(xiàn)狀構筑物時可適當彎曲,就近接入溢流口或雨水井內。
4.2 下凹式綠地
結合場地原有地形,以簡單的標高設計,在室外道路旁設置下凹式綠地排水溝,使路面(地面)高于綠地,雨水口設在綠地上,高于綠地而低于路面,經綠地蓄滲后多余的雨水排出,以天然方式處理、收集初期雨水。用以解決道路徑流、雨水入滲等問題,能起到減少城市的洪澇災害,保持地下水涵養(yǎng),減少綠地澆灌用水,減少城市河湖水質污染和淤積量。下凹式綠地、雨水花園等占綠地總面積的30%以上。